太極,太極拳,太極班,陳式太極


武學札記

 

九十、功夫高低並不代表其品性脾氣

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裏,有一個傳統觀念,就是功夫層次很高的人總是善良的,很為人著想,好像得道高僧這一個角色,便令人想起來很有安全感。一說起太極高手,便是脾氣好到不得了的一個人,充滿著圓融智慧,和一身修為成正比。

這當然是一種誤解,在史上有很多功夫名家都是脾氣剛烈,在太極界也有這樣的名家,好像楊家太極的楊班候,生於清朝,相傳他教徒弟招式應用時都是實打,把很多徒弟都打跑,嚇得不敢再學。忽雷架的傳人楊虎相傳也是性格剛猛,遇事毫不退讓。八極拳的大師李書民,在現今留存下來的資料所得知,也是性格很硬朗,常和人動手,有傳他晚年便是給他打死的仇家的兒子,給他下毒藥報仇,把李書民毒死的。

其實有很多武術名家也是性格極端,或脾氣猛烈。正因為這樣的性格,才令他們有所成就,功夫大成。他們的精力比別人旺盛,出手打人時也決斷,要知道一個人的功夫不論練得多高,但出手時不果敢決斷和狠心是不行的,應出手時便出手。當然,也有很多高手是脾氣很好的,而且也是人生經驗積歷而成的一種性格。練功夫的人有一種說法,說是當初學功夫的人,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,常想去和人交手,這階段很容易打死人。學了一段時間,知道人體是很脆弱的,用功夫打人十分危險,交手時自然有所顧慮,思前想後,很容易給人打死。到後來,功夫有成,進退有據,自然不想與人交手,功夫比你低的,你打他,他死,功夫比你高的,你打他,你死,大家差不多的,兩敗俱傷,還是勤力練功,自我挑戰極限的較為實際。

2012-12-11
23:16

上一篇文章

下一篇文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ight; right;